寻迹文化社区,品味农家书屋之韵
- 发布时间:2021-07-16 20:25:56
- |
- 作者:隆德县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3335次
团队名称:筑梦逐行小分队
项目类型:乡村振兴实践团
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指导老师:何韶华、蒋宇欢
团队成员:马娟、邵昀、摆俊龙、陈晓婷、王佳学、李萌、王娜娣
7月16日,筑梦逐行小分队实践探访了隆德县城关镇红崖社区和峰台社区农家书屋两个地点。
红崖社区
青瓦长廊映眼帘,樟子松香逸亭外,甘泉书语入墨池,红崖村中悠悠踱。体味完“三馆”的文化韵味,我们来到了红崖村,老树、古钟、红灯笼、四角亭以及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古巷画卷、一首古典的绮丽诗篇,走过红崖村的古巷,我们来到红崖社区的农家书屋。
在这里我们看到分类整齐、种类较多的图书,完善的数字化设备,每日更新的报纸与杂志,我们通过与管理员的交谈了解到社区有部分留守儿童,所以较多的儿童书籍都会配送到四点半课堂,孩子会在四点半课堂老师的看护下进行阅读。我们也随着老师来到四点半课堂,看到了认真读书的孩子们,为他们带去我们准备的小礼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妈妈”的温暖与书籍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快乐。
峰台社区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访了隆德县城关镇峰台社区农家书屋,在这里琳琅满目的书籍,刚劲有力的毛笔字,各色各样的戏服等内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区区斗室寄书斋,世界风云眼里排”的书香雅苑。
红崖社区的农家书屋把少儿类的大部分书籍放在四点半课堂,这包涵了书屋管理员在灵活变通中对社区留守儿童的关爱与美好期望;峰台社区的农家书屋把图书阅览与书画交流相结合,一室多用的同时,体现了村民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传承。
不同社区的农家书屋各具特色、形式多样,在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基础上更好的拓宽了农家书屋的用途,达到了更多与众不同的效果。我们也从中明白了,农家书屋不只是“农家书屋”,它可以是留守儿童读书交流的欢乐园地,也可以是村民们笔走龙蛇的水墨之所,只有随机应变、挖掘其独特之处,才能真正发挥农家书屋的现实作用。